当前位置:广东广州儿童医院 > 抽动症>

抽动症不治疗可能持续终身

文章来源:广东广州儿童医院 发布日期:2020-08-13

导读:在《中国好歌曲》节目,其中有一位来自黑龙江的歌手王矜霖凭借的唱功,令观众惊叹不已。节目中,歌手自称童年曾是抽动障碍患者,实际上,他唱歌时某些奇特的发音恰恰是拜疾病所“赐”。

  动作和发声不受控制

  研究发现18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每100人中就有1人患抽动症。抽动症的症状曾被形容为牛、马被虱子叮咬时出现的不自主的、无目的的、重复的和快速的肌肉收缩动作。抽动可表现为两种形式: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我们可以见到很多成年人会出现不自主的眨眼、挤眉和清嗓子,即使他们的眼睛并没有什么问题,也并未处在感冒或咽炎的发病期,这些动作也会不时出现,而他们自己似乎控制不住,或者并没有意识到。这种不自主地眨眼、挤眉属于运动性抽动,不自主毫无缘由地清嗓子,属于发声性抽动。

  运动性抽动的症状表现常见的还有吸鼻子、张口、努嘴、点头、甩头、摇头、皱眉、耸肩、伸脖子、做鬼脸、眨眼、拍手、跺脚,甚至模仿行为、猥亵行为等,而发声性抽动的症状表现常见的有“嗯”、“啊”等单调的发声,或者类似动物的叫声,如犬吠样吼叫,甚至会有模仿性言语、重复性言语和秽语。如果在运动抽动的同时有发声抽动,且常伴有一些行为障碍,如模仿动作、模仿言语等,就是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亦即歌手王矜霖所患的抽动秽语综合征,也经常被称之为Tourette综合征、多发性抽动症等。

  父母不和会导致孩子抽动症

  抽动症儿童智力检查绝大部分都正常,神经系统检查一般无阳性体征,各种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脑部CT和MRI等极少有异常,脑电图也少见有特异性变化。诊断的时候必须排除一些在表现上可能与抽动症相似的其他疾病,如小舞蹈症、肝豆状核变性、癫痫肌阵挛发作、药源性不自主运动及其他锥体外系病变。

  抽动症的病程不一,可以是短暂的,也可以是慢性的,甚至可持续终身。很多患儿及其家属都会反复就诊于普通的儿内科和神经科,但 却始终不够好。抽动障碍并不是一种可以自愈性的疾病,许多人症状迁延,治疗困难,甚至导致为终身疾患。

  抽动障碍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是遗传因素以及多种环境因素在患儿发育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发病的常见诱因包括:看电视或玩电脑时间过长、父母不和或离异、受到老师严厉批评、移居外地、孩子寄养等。临床上发现抽动症的孩子,家庭不和睦尤其是父母不和的现象很常见。

  治疗不是为控制症状

  曾有心理专家这样说,有抽动障碍的儿童不是普通孩子,他要么,要么沦落。抽动症治疗的总体目标不是为了控制症状,而是减轻症状和不再产生进一步的心理社会功能的损害。短暂性抽动障碍一般预后良好,大多可自行好转,但目前的研究尚不能提示我们什么样的短暂性抽动障碍将来会缓解,什么样的会持续存在或逐渐加重。所以对于抽动症状轻、干扰损害小的人无需特殊治疗,但要重视寻找可能与之相关的躯体因素或社会心理因素,并给予正确的指导。

  对于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常伴有多种异常言语行为表现,影响广泛而严重,常常需要综合干预,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家庭治疗、学校教育和饮食调整等。

  抽动症不管哪种分型,心理治疗都是抽动症综合治疗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防止疾病复发和减少合并症的必要手段。当儿童抽动发作时,不要强行控制,允许其出现抽动症状;父母和医生对患儿,不管是行为指导还是认知上的矫正,都要采取接纳、尊重和理解的态度,否则就容易因对抽动症状的过度关注而强化症状。

上一篇:抽动症不可怕,治疗是 下一篇:没有了

本站疾病常识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的诊断,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
如有问题需详细咨询可直接进入在线咨询,专家24小时帮您答疑解惑。